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奇热小说网 www.qirexs.cc,杯雪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好办了。”

    他也是允称高手之辈,对自己也颇为自许,心想:“三十招虽不算少,但毕竟不多。自己出手,难道就挡不住三十招吗?”

    李若揭只微微一笑:“没有以后。和骆寒交手,三十招怕已足矣。三十招一过,生死已现。”

    李捷当场愕住。

    他让过韦吉言这个老滑头,想起北人多少沉实些,便问向金日殚道:“以金兄所见呢?”

    金日殚身负重伤,李捷对他已不似初始之尊敬。金日殚却似并不在意,口中语音颇古怪的道:“难说。但二人无论胜败,看来只有一个人能活着回来。”

    李捷动兴道:“不会有和局吗?”

    金日殚道:“骆寒出手,有往无回。”

    说罢,他便再不肯轻开一言。

    他们几人都耐得住寂寞,李捷却耐不住,他本是多话之人,见金朝蛮子不肯多话,便又问向庾不信:“庾兄看呢。你来自淮上,只怕想骆小哥儿胜得多些。”

    庾不信已微笑道:“我赌文兄胜。——无论骆寒与袁老大谁胜谁败,谁生谁死,下得山来的那一个,只怕重伤已定,更挡不住文兄所布于山下的人手。文兄,所以看来你必已胜,可是?”

    他话中语意难测,但文翰林还是听来颇为受用,他是已尽布手下高手于紫金山下,今日本就是个杀袁之局,就是杀不了他,也要重创他无力再起。至于若骆寒生还,他不正好假朝廷之名除之而名正言顺入主缇骑?所以在他,今日确是已操全算。

    他举酒相邀,略为掩饰自己得意之态。心知得意不可再往,不可轻招李捷与韦吉言之忌,只微笑道:“小生如能如愿,那也是大家之胜。袁氏若除,岂非天下称快?”

    骆、袁同去之时还是申时初刻,没想这一等却等了好久。李捷心想:以叔父所言,胜负之数当在三十招间,三十招一过,生死已定。怎么这三十招竟这么长,让人难耐?——难道,难道叔父所料错了?但他万不能想象一向料事极明的叔父也会出错。他看看这人,再看看那人,旁人似都较他要有耐心。他原不惯这般苦等的,——除非是皇上的诣意,那再久他也等得。他心里不由愤愤:何物袁大、骆寒,竟累你家老爷如此久候!他看看门外日影,不由打了个哈欠。

    门外日影已斜,满天余金纷然洒落。所谓六朝金粉,这金粉二字原非只为形容于那建筑藻绘之上的,怕还有这一番意思,可谓极切。

    这一等竟又等了足过了个半个时辰,渐渐渐渐,连金日殚、文翰林、韦吉言也一一露出不耐之态。李捷看到他们不耐,才象重有兴致,竟又开心起来。他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他原是最喜欢猫捉老鼠,细看他们失措之态的。眼看又过了小半个时辰,他笑道:“文兄,你是不是叫个人到山顶看看,看是不是他们两人已同时毙命——那倒是件好事,要省文兄好一番手脚了。”

    紫金山顶,肃寂无人。除了袁老大与骆寒那一人一驼,再无观者。只有那江风红日,充塞于天地之间。

    从紫金山顶可以俯视山脚下的整个秣陵城。阳光晃眼如金线,那一线线的金粉就那么撒落在城中的白墙黑瓦之间。从上视下,只觉人世间所有的欢快、磨折、语笑、轻谩、笙歌、鞭笞一样一样人世间的欲望与争竞都那么藉着屋瓦的遮敝那么认真地匍伏着、拚力地在挣扎伸延。黑瓦底的间隙,是一条条小弄,歪歪扭扭地在那所有的欲望之间蜿蜒。看着看着,都似要给人一种卑微之感。但那卑微让人产生一点亲切,仿佛、那才是让人难奈却又难弃的一个真实的人间。

    袁老大与骆寒却都端坐于地——旁人怕都以为他二人一至山顶就会如何凌历对搏,只怕万想不到他们竟会这么端坐相对。

    只听袁老大喟然道:“无论你我谁下得了这个山,只怕下去以后,才是又一场杀劫的真正开始。文翰林杀我之心久矣,只怕嫉你之心也盛。咱们这‘骆袁’一见,要比也许不妨比得斯文一点。”

    骆寒唇边淡淡一笑,似是心里也在想起那‘袖手谈局’文翰林的相貌。只听袁辰龙道:“我这套‘步出夏门行’——江湖传为‘忧能伤人’、又称‘横槊’之击,一共原有四套,分为‘观沧海’、‘冬十月’、‘河朔寒’、‘神龟寿’。起意却得之于孟德之章。你且先看看‘观沧海’。”

    只见他一拊手,竟自低吟起来。他的声间如非自喉中吐出,而似吐于肺腑之间,那声音低而厚重,如远古足音。只听他慨然吟道:“云行雨步,超越九方之皋。临观异同,心意怀游豫,不知当复何从。经行过我碣石,心惆怅我东海。”

    他长吟未竟,一掌竟已划出,那掌中肃杀之意浸漫开来,其悲凉梗滞之处,竟一反武学圆转顺滑之道。骆寒一见,已叫了声“好!”他却不仅静坐,人影忽翻飞而上,直搏九天。袖中弧剑光芒一灿,映着日影,一张淡褐色的脸在日光中显出些金黄黄的微灿。

    袁辰龙举目望他翩然飞起的身影,眼中扼制不住地露出一种难以自持的光彩——九幻虚弧,孤锐一剑,果称卓绝!倒也不枉二弟伤在他的手下了。只听他喝了一声:“东临碣石”左腕一翻,已向骆寒空中的身影虚罩而去。口里犹得闲道:“骆兄近日该已见到那小英子了吧?不知旧歌忽起,淮上传书,可有人和骆兄你说了些什么?”

    骆寒却于空中避开他那虚势一击,手里也虚还一剑——袁老大果非寻常,只此一套‘步出夏门行’已足见其胸中丘壑,独开武技一脉风气之所在。他袖中一抖,却有副白绢已向袁辰龙飞去,手中剑一振,竟在空中踢踏,人已翻飞二度。

    袁辰龙神色一变,——人言‘九幻虚弧’本有空中换力之处,看来果然不虚。他不再开言,右手一振,已经击出。

    就在袁辰龙击出第二招时,骆寒已先代他喝道:“以观沧海!”

    这一招哗然丰沛,果有沧波跃变,碣石登临之慨。

    袁辰龙望着骆寒在空中翻飞的身影,见他又已避开,手中剑式不忘反击,左掌便又一次凭空击出。骆寒已然落地,却仅以足尖一点即再度弹起,似欲在空中凭虚而翔一般。袁老大叹道:“好,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于无形者——原来九幻虚弧起意于此,那是列子御风而行之道了。”

    说着,口里淡淡道:“水何澹澹。”

    然后双掌交征,这一招却沉沉默默,如水纳百川,静默广阔。

    他招式一出,目中忽起一种英雄寥落之意——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他这一套‘步出夏门行’原是独力所创,其间兜转顺遂之外,大与前人不同,为贯穿意脉,偶然借用了曹孟德公的诗意。骆寒的脸上忽一片静默,那招式压力沛然而来,无所不在,迫得他也翻飞不成,忽立身于地,一足单点,如疾风劲草,力抗狂澜于身外。

    袁老大的攻势却已转向‘冬十月’。——孟冬十月,北风徘徊;天气肃清,繁霜霏霏。——骆寒的剑意却更锐更疾,要在那天道寥落、万物肃杀中也求一己之所在。袁老大的目光中却隐有敬色——鵾鸡晨鸣,鸿雁南飞;鸷鸟潜藏,熊罴窟栖。——骆寒的身影却翻然飞转,如水御长天,霞呈一带,自然瓷肆,有如天地之机的一现。袁老大目光一沉——幸甚至哉!

    他手里的招式已转至‘河朔寒’!

    文翰林也自疑惑,不由觉得李捷所言也未尝无理,刚在寻思是否真要分派,却听庚不信忽开口笑道:“文兄绝世风流,棋、琴、书、画、诗、酒、花,无有不通,无有不知。却不知,文兄真已识得这一杯酒的滋味了吗?”

    他手里正拿着只精致银杯细细把玩。文翰林不解他怎么忽然闲话,也不好轻忽他,含笑道:“庾兄素来忌酒,倒怕少得这酒中之趣了。‘但识酒中趣,无为醒者传’,这其中趣味,倒是不可与庾兄轻道的。”

    他面上含笑,门外紫金山方向忽传来了一声呼哨,文翰林就神色一变。今日本是他文府主局,旁人不由都看向他脸上,目光急切,俱含问询之意。文翰林沉吟了下道:“象有人要下山了。”

    堂上堂下之人不由一扫松泄之态,齐齐注目门外。

    ——乡土不同,河朔隆寒;流澌浮漂,舟船行难。‘河朔寒’之味原来在此。

    袁辰龙忽想起南渡初年,那时的江水之上,倒是有无数的百姓之尸‘流澌浮漂’,当真也是‘舟船行难’。他心中忽忽而起悲慨:生此世间,私仇与公益孰重?威名与胸怀又当谁先?他眼中又似浮起了那个他极疼爱的幼弟袁二伤后的脸,却同时也浮起了萧如那宛如能穿透岁月倥偬、生死边际的容颜。还有石燃,石燃那浓情炽烈的眼。心中不由一叹——这江南的冬啊!

    ——锥不入地,芜藾深奥;水竭不流,冰坚可蹈;士勇者贫,勇侠者非;心常叹怨,戚戚多悲。

    这人世,当真‘士勇者贫,勇侠者非’吗?骆寒骆寒,你可知你所为已非?

    骆寒却正击铗高唱:“停杯、云起江湖一雁咴!”

    门外却又是一声呼哨从山脚传来,这次的却近些,文翰林已翻然色变:“是袁老大。”

    庾不信也微微蹙眉,问道:“该文兄出手了?”

    满座之中,不少江湖健者闻声惨然。骆寒败了吗?还是——已身死于袁辰龙‘横槊’之击下?

    文翰林一挥手,他左手食指轻轻一弹。这一弹之间,‘杀袁’之局已动。然后只听一声声唿哨甚紧,分明紫金山下已动起手来。文翰林神色一变——袁老大决战之后,难道犹有余力,竟象要冲过他一道道围袭,直扑‘有闲堂’而来?

    相搏至此,袁辰龙已不能端坐不动。骆寒也不再能剑发即收。袁辰龙忽仰天而慨,手中出招已至最末套之“神龟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成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以永年。

    但六合门永济堂上之瞿百龄曾经有言:“耻逢七十瞿百龄”——养怡之福,当真可以永年吗?

    袁辰龙此时的掌力却已至极致,有盈有缩,因盈而缩,因缩反盈。骆寒弧剑一击,两人终于按捺不住,剑掌一交,几乎在同时道:“杀了你可惜了!”

    堂内之人虽欲出观,但都是知机之辈,知道这下马上是‘文袁’之争,文家人只怕不想有人旁观的,也就只有强自按捺。

    文翰林面上却只见神色难信。他忽一拊掌,冲四座道:“好象下了山的袁老大倒又遭人伏击,这可奇了,如今江南地面,还有谁敢惹他?各位何不出去一看。”

    堂上堂下之人不由一奇,但马上心下明了——文翰林虽欲杀袁之心天下皆知,但袁辰龙毕竟是朝廷命官,哪怕他与秦相均欲杀之而后快,却也不肯当此声名的。他要众人出外一看,那是他已期必胜,于此已不在意了。所布人手,看来也不会直举文府字号出面。众人好奇心起,知道文翰林原就要借杀袁之事就此入主缇骑,这一役正是威喝江湖健者以立其威之时。堂上人半为好奇、半为如不出去一观可能反遭文翰林之忌,一时都涌向门外。耳中只听文翰林笑道:“些许小伏,袁老大应该无视。他即连骆寒都杀得,这也该是绝无大碍了。李兄,韦兄,不如我们还是在这儿温酒相待。”

    李捷、韦吉言同为在朝之人,不好眼见袁辰龙受戳的,心下虽憾,却一笑点首。文翰林心怀大畅,满饮两杯,与座上人举酒成欢。

    金日殚却眉毛一皱,他深以此身已伤不能与袁辰龙一较胜负为憾。此时见袁辰龙怕已是最后一击,他身为北朝之人,并无避忌,已长身向外扑去,要看袁辰龙危绝一战。

    文翰林为今日之事,已请得金吾卫与秦相联力出手,不惜调动秣陵城驻防之军,困住虎头滩华胄、胡不孤及‘长车’、‘铁马’,就是要迫袁老大独身赴会。此时袁辰龙已入重围,又在他杀骆之后,必已内有重伤,而又外乏援手。文翰林抚髯而笑——江南局变,已局定此刻了。

    堂中一时空了起来,文翰林举盏相邀道:“李兄,韦兄,庾兄,喝酒、喝酒。”

    他们才才含笑传盏,却在这时,远处忽听杀伐声烈,文翰林一惊,袁老大还有如此声势?他招来一人道:“可是只有袁老大一人重伤下山?”

    那名弟子道:“不错,骆寒的骆驼只跑下个空鞍。”

    席上韦、李相顾而笑。他们再次传杯。人逢喜事精神爽,这酒他们喝得可谓志得意满。可不上一刻,忽有一声极凄厉的叫声刺耳传来,那声音高亢,李捷已闻声一惊,韦吉言惊道:“金日殚!”

    李捷也极快地道:“不好,看来他靠得太近。——虎死危犹在,袁老大对他下手了。”

    说着,他二人人影一扑,已无暇和文翰林客气,已带着李若揭的三个弟子疾扑而去。——他们可不敢再让金日殚有何闪失,以招秦桧之怨。——金日殚本是应秦相之请而出手,秦相有言,不得让他轻易遭算!

    那满座奔出观看袁老大于紫金山下遇伏之人一到,果见袁辰龙臂上溅血,正苦搏于此。袁氏一向于江湖少有知交,也就无人插手相助。文府所伏之人均为密密培植的高手,江湖上向无露面。袁辰龙身陷围中,‘步出夏门行’之招式掌法虽挫不颓、朴钝沉厚,旁观之人一见之下,心惊他的伤势虽看似颇重,但身上浴血,竟象又只是浮伤,都让人怀疑他是不是有意为此的。一见他的出手,不少高手名宿也不由心丧若死,只觉不说此等武功,就是此等遇挫愈振的气慨,就是自己此生也难修至的。

    金日殚落后了些动身,他身上有伤,腾挪不便,所以过了片刻才到。他才至,袁辰龙就看了他一眼,自己低喝了一声:“来了!”

    ——说着,他竟不管身后伏击之人,忽一掌向金日殚飞击而去!口里低声道:“阿如,那日就是他一意阻你吗?今日我为你报仇!”

    他声音极低,旁人听不清。他已一脚踹飞了一个追击之人,但他身在阵中,伏击立起。他身后空门大露,才要如何?

    忽听一声呼哨,旁边暗林之中忽有人影杀出,来势极厉,竟向文府之人杀去。旁观之人大惊,却见伏袁之人中,竟也有人挥刀近斩,竟是同室操戈。

    谁也没想到会有此变!有识得的人忽叫道:“是落拓盟三祭酒——‘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

    突然杀出的果然有落拓盟中的辛四、严累与钟宜人。

    毕结本已早潜藏至此,在暗中统领这场围杀。一见落拓盟中人突然倒戈,他也不由大惊,再也不顾潜隐,飞身而出,就要向前截去。却听有一人道:“你须近前不得。”

    毕结一闻其声,已然暗惊,一回身,只见那人高冠长身,面色焦黄,他的脸色就一变。旁边有识得的人已惊呼道:“怎么,淮上的稼穑先生也来了!”

    有寄堂上这时却只剩下了文翰林与庾不信。文翰林尴尬笑道:“袁老大果非常人,竟能临死反扑,闻声好象一击已杀了金日殚。”

    庾不信道:“世事本来难以尽料。”

    他还在玩弄着手里的酒杯,口里轻慨道:“就比如这一杯酒,天下饮酒之人尽多,但又有谁能尽识得其中滋味呢?”

    文翰林强笑了下,不知怎么,他心中已有不安。门外忽有一人疾奔而来,浑身浴血。文翰林一愣,那人却是他门下弟子。只见那弟子已不及走近文翰林身边耳语,才至堂前就已扑倒,一指庾不信,嘶声喊道:“‘落拓盟’之人突然向伏袁之局出手,三祭酒俱在,其中还有一个高手稼穑先生,主人,‘杀袁’之局已败!”

    他一言方出,已然力尽。文翰林闻言大惊,一回头,就望向庾不信。只见庚不信面上正含蓄而笑。文翰林一时心中只觉羞怒相激,忿极而笑,怒道:“好庾兄!你在顺风古渡与毕结一会,原来一切都是虚与委蛇,那都是假的。”

    庾不信淡笑道:“你只道我在顺风古渡中就见了一个毕结吗?你消息太不畅了。”

    然后他目中若有憾意,他见的还有另一人那是江湖驰艳,仅此一面、就已让自己觉得其潇洒风慨,举世难及。可那个人却已不在了。

    只听他寥落道:“只可惜我见的另一人已经死了,她好象就死在你手,她就是萧如。你以为我‘落拓盟’与你联手就会心甘,哪怕为了抗袁。——他起码——我庾某人素来厌他——但他也还足以允称英雄。——萧姑娘也不愿见袁老大与淮上轻启战端,更与骆寒轻生一战。易先生这次遣我来本也就一致彼此媾和之意。只不过袁大为了要这一局做得真,或者怕是当时还有执意要杀骆以定江南之局之念,不肯轻结淮上之盟,故以石头城一役引发所有江南之乱。你以为小英子祖孙一路卖唱,不远千里寻来,找那骆寒,只是易杯酒要他传言对付袁大吗?”

    他悲凉一笑:“我这次来却就是要见萧如托她穿针引线与袁再重盟当年之约。——‘淮上之人无南渡,缇骑之旅不过江’。可惜聪颖韶秀如萧姑娘,竟会为此命丧你手。今日不为别的,只为她,我也要出手与你一战!”

    文翰林心中大怒——此局已败,但他不慌,因为他还有‘谈局步’、‘袖手刀’与名驰天下的‘玉堂金马九重深’。他一抬头,眼中极恨地看了庾不信一眼,真气已贯彻筋脉。却没注意到大厅檐上这时却有个人影已在日影下悄然潜至。那人影迅极,如白驹过隙,目不容瞬,一闪身就已隐在檐头牌匾之间。

    文翰林冷哼一声:“欺我者死!”

    一语未落,他已然出手,出手就是他驰名天下的“袖手刀”他这时已动杀意,出手已非那日秦淮河边初始时对萧如的招意。庾不信冷笑道:“我早已数次说过,‘你真正识得这一杯酒的滋味吗’,可惜你冥顽不悟,我也就不算不教而诛了。”

    堂上此时空无一人,只有他们两个在。庾不信的‘烟火纵’之术也已提至极限。他诱发了文翰林全力之击,人却向后疾闪。这时忽听大厅牌匾上有人低低说了句话:

    山、有、木、兮

    ——木有枝

    文翰林大骇,这出言之人分明是他已期必死的骆寒!他才及转头,就见空中有一抹弧剑微微颤抖的剑意向自己胸口浸来。这一剑,当真是‘山有木兮木有枝’——如山生木,如木生枝,天然自在,全无痕迹。文翰林适才力袭庾不信,此时已无暇收手,只听他只来得及一声轻慨——我是什么都算到了,江南之人,无不算到,只是忘了、忘了那最不该忘的还远居于淮上的那一杯酒,他纵未曾亲至,但破局之力,也犹较我为胜。

    然后,那抹剑意在文翰林胸口一收即回。骆寒一击得手,已翩然远去。门外、文翰林只来得及听到一声驼鸣——那他本以为空鞍而返的驼。他眼看着自己胸口的血色渐渐浸开——袁老大为顾江南之局与文府之势,不肯轻易与自己闹翻,骆寒这次出手分明是代他杀己,看来,淮上与‘辕门’之盟已成。

    他恨恨地看向门外,他不甘呀,他此生不甘!

    李捷与韦吉言赶至时,袁辰龙已诛金日殚,而落拓盟突袭之人这时已得空而撤,毕结心忧文翰林存亡,也不敢尽弃实力,只有也撤。旁观之人见局面不好,谁不开溜?

    只见李捷与韦吉言同时色变。只听袁老大道:“看来李兄所言不错,江南之地,确实江湖未靖,是兄弟管治不力。我与骆寒战罢,他一剑得遁。我才下得山来,就见山下竟就有江湖仇杀。兄弟重伤之下,只有全力驱之而去。哪想还有这么个故扮伤势欲就此袭伤我的一个好手。”

    他指了指地上的金日殚:“兄弟只好下手除之了。”

    他眼中望着李捷与韦吉言,冷冷相看。

    李捷色变道:“他就是金使带来的金日殚!”

    袁老大似很吃惊道:“他就是金日殚?怎么会已受此重创?是李兄已暗里抢先出手了?”

    李捷面色惨白,与韦吉言互顾一眼。见地上的金日殚似气息间犹有余丝,当下抱起,和袁辰龙只客套了下,目中犹有恨意,就带着李若揭的三个弟子飞身返回,犹欲图将金日殚倾力相救。

    袁老大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意兴萧索——有寄堂上的骆寒此时也该成事了吧?以他一剑之利,加上庾不信的老谋深算,想来不会出错。他眼前似又浮起骆寒那一剑难掩难遮的光彩。今日他与骆寒在紫金山顶,为顾及易杯酒之调和之言,均未全力出手。易杯酒遣庾不信明里以‘落拓盟’与江南文府结盟,暗里却托萧如一寄款曲;又遣小英子沿途卖唱,寄语骆寒他所谋之局,几已诱转了整个江南关注此事之势力。这一招局变,当真是高呀高。

    袁辰龙轻轻一叹:华胄他们在虎头滩中该还在等着自己。这个江南危局,目下总算暂避过去了吧?

    他心中忽苦苦一痛,不由就想起为他筹谋,应付过这一险局的那一个女子。他眼前似极痛极痛地浮起了一个女子曾那么倩影轻歌、巧笑相看的脸。——这么久了,这些天,他一直拒绝想起她,因为他不敢——怕一想起就已毁了自己所有的大局之念,会就此沉入那永难冲出的黑暗。

    ——当日知萧如已矣,他心中就狂呼一声,此生已缺,终古长恨。他自己听到自己心里有一声极响极响的碎裂之声。直至那时,他才明白什么叫做一句“愁来天地翻”

    ——愁来天地翻,

    相望不相识!

    人鬼殊途,从今以往,就此相望不相识了吗?他确也是未曾好好用心来相识那个女子。甚或在她死后,都一直强压不敢悲痛。萧如呀萧如——我袁某人此生负你何深!

    直至今日,今日他才可将她在心中这么深痛地想起——想起那个萧如:淡定的萧如,潇洒的萧如,风流雅慨、却勇决果毅千千万万人也难及的萧如。那个哪怕一丝发丝,一个浅笑都似从六朝烟水中浮出的萧如。纵千思万转也再难再求她一刻的相伴啊!

    袁老大心中忧伤如沸。他此前枉将心法称为‘忧能伤人’。——是呀,‘忧能伤人!’他是今日才识得什么叫做‘忧能伤人’!他喉中梗痛,痛至极处是无声,而所有的哭声都不是向外发而是向深心里嘶裂而去。那暗哭象一场痛掠而过的长风,而此生,他纵然再纵声呼啸,也难挽回那广袖一片。

    ——萧如已矣,虽千万恨何赎?

    ——此生犹多,虽千万恨何足?

    袁老大中心哽咽,他怔怔地从怀中掏出了一方素绢,那是萧如留下的绝笔,是她在他负约的顺风老庙里就已草就的。袁老大一直未忍一看。——如果知道此生攸忽,生死难料,于顷刻间你就已由此岸而归彼岸,当日纵然辕门皆废,我也不该让你一弱女子亲身督战;——如果知道彼此竟缘浅如此,我此生已注定负你若斯,当日顺风渡口,我纵万事缠身,万刃穿身,我也该飞骑赶赴月老祠与你一见!

    ——阿如,你这一生要求我的本并不多。

    袁辰龙心中暗哑而哭。身外,草木齐悲,江河阻咽。他掏出那方素绢,只见绢上字迹犹润,那绢上只有几句楚辞:

    山中人兮芳杜若,

    饮石泉兮荫松柏,

    君思我兮然疑做。

    雷填填兮雨暝暝,

    猿纠纠兮穴夜鸣,

    风飘飘兮木萧萧,

    思公子兮徒离忧!

    风飘飘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袁辰龙脸上的泪长划而下,那泪如刀割一样的割过他那张一向沉稳无动声色的脸。绢上字句寥寥,一读已尽。可这一读之间,他的眸中神彩,面上的纹理,攸然已黯。

    ——这一老,又何止老了十年。

    空中,犹似还有一个女子倦极而唱的声音:

    山中人兮芳杜若,

    饮石泉兮荫松柏,

    君思我兮然疑做。

    雷填填兮雨暝暝,

    猿纠纠兮穴夜鸣,

    风飘飘兮木萧萧,

    思公子兮徒离忧!

    <!--/htmlbuilerpart0-->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